2012-02-19

小旅行:Olympus Trip35

trip35-2
在這篇文中,湯馬斯要介紹的是一部在1968年上市的輕便底片機-Olympus Trip 35。這部銷售長達20年、全球售出1,000萬部以上的一台傳奇小相機,湯馬斯很早就想推薦給各位銀塩初心者了!

先來看看Olympus Trip 35的規格概要:

上市年份:1968年
鏡頭規格:D.Zuiko 40mm/f:2.8
全機尺寸:116×69×56mm
快門速度:1/30秒~1/250秒
重量:約410g
電池:光電池(免用電池)
上市時價格:14,800日圓

1959至1968的近十年間,Olympus靠著小巧可愛的半格機Olympus Pen系列,成功搶奪了「一卷36張當72張拍」的市場,也引起其他廠商跟著開發出各型半格機的風潮。1968年,隨著半格機風潮衰減,Olympus在Pen EE系列自動半格機的技術基礎上,開發出Trip 35這部定位在家用市場的「傻瓜級」小相機。以當時定價14,800日圓來看,相較於當時功能較完整、可全手動或自動的高階機種約20,000日圓左右的價位,Trip 35的價格策略確實非常適切。後來的銷售量與產品生命週期證明了這點。

由命名開始,就看得出Olympus賦予這部小相機的使命:Trip 35。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小旅行的35釐米相機。Olympus希望將這部相機的使用技術門檻降至最低,讓不懂攝影的人也能拍出正常曝光的照片。想想看,如果一趟難忘的旅行回來,滿心期待旅程中記錄下的點點滴滴,但是當拿到照片時才發現一堆曝光不足或脫焦的照片,那會多麼令人傷心啊(湯馬斯確實有這種經驗啊!)!所以,Trip 35採用了Olympus首創的EE電子式程式曝光,並提供曝光不足警告。當然,如果攝影者有一點攝影觀念,也能自行選定光圈來搭配單速快門(這點後面會再說明)。

Olympus Trip 35除了繼承來自於Pen EE系列的程式曝光,同時也擁有如Pen EE系列外型最吸引人的那圈鑲嵌在鏡頭周圍、閃亮亮的光電池板(如下圖)。光電池?是的,就是靠太陽供電的電池;這點真的足以讓現在的DC們好好反省。想想看,現代人出門旅最擔心的不外乎各種電器設備「沒電」,所以行李箱中總免不了一堆充電器等等的。Trip 35使用當時很流行、價格低廉的太陽電池供給程式曝光所需的電力,所以沒有電池用盡的問題。不過,既然太陽電池有那麼多好處,為什麼後來的相機不再繼續使用而改用需要電池供電的CdS測光元件?
trip35-1
當年的太陽電池和今天所說的太陽電池不一樣,當時用來做太陽電池的元件,是一種稱為「硒」的元素。「硒」元素因為具有毒性(別看到這裡就把您手上的Trip 35丟掉!基本上用來做太陽電池的量還不致於讓您中毒;況且人體中也有「硒」,是人體中必要的元素之一),而且供電力會隨著時間而衰減。算算經過三、四十年的今天,老光電池們也陸續走到生命的盡頭了,所以現在如果有喜歡的、用太陽電池供電的底片機,同一機型最好收個二、三台,否則像Trip 35這種傻瓜相機沒了光電池供電,雖然拍照機能不致完全停擺,但是相機會自動進入單一快門速度(1/30秒)模式,並且必須由拍攝者自行調整光圈值來配合。

光電池的另一個缺點是在低照度之下運作較不靈敏;針對這個缺點,Olympus沿用了在Pen EE系列上一種貼心的曝光不足警告機制:小紅旗,也就是在「A模式(自動曝光)」之下處於光源不足的拍攝環境,拍攝者若按下快門,觀景窗中底部將升起一片紅色小塑膠片檔著視線(如下圖),並將快門卡住無法按下,以警告拍攝者「此時不宜拍攝」,免得拍出曝光不足的照片。這個設計既直覺又有趣對不對?不過,如果拍攝者仍要強行拍攝,只要把光圈環轉離「A」,就可以用1/30秒搭配選定的光圈值來拍攝。
Trip35-07
前面提到Olympus Trip 35是一部傻瓜相機,所以拍攝者只要按快門就好了嗎?不!Trip 35雖然是傻瓜機,但對焦方式是「區段對焦」,而不是「泛焦」,也就是說,拍照的人要先目測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再將鏡頭上一道小橘線轉到印有一個人(1公尺)、兩個人(1.5公尺)、三個人(3公尺)和一座山(無限遠)的圖示上,才算完成對焦,否則就會拍出一堆脫焦的照片。區段對焦的好處在於抓拍(snap)的方便性,因為幾乎不需花時間調焦,只要先選定被攝物、估測距離、挑好距離環,接著就可以從觀景窗中構圖並按下快門。熟練之後,您會愛上這種對焦拍攝的模式,因為從對焦到按下快門可以在十餘秒內完成,相當適合街拍(其實是偷拍啦)。
Trip35-06
接著,要提一下Trip 35的鏡頭。Olympus在Trip 35上使用了同樣源自於Pen EE系列的D.Zuiko鏡頭,這是由「4片3群」的玻璃鏡片所組成的鏡頭。在那個年代,Olympus的鏡頭以英文字母的排列順序來區隔鏡頭中鏡片組合的數量,例如D.Zuiko,因為「D」字母在26個兄弟中排行地「4」,所以是「4片」鏡片。湯馬斯有另一部Olympus的老銘機-Olympus 35 Wide-S,搭載了H.Zuiko的鏡頭,所以是「8片7群」。

一般而言,鏡片數量越多,代表鏡頭的成像素質越高(當然不是絕對),不過,可別小看Trip 35身上這顆D.Zuiko鏡頭只有4片,它的成像銳利度與層次還是有一定的水準的。您不妨在flickr上用Trip 35當關鍵詞搜搜看,這台小相機的成像實力保證讓您吃驚!另外,Olympus還為Trip 35加上了40mm、f2.8的光圈值,雖然在那個年代,與動輒1點多多的大光圈比起來,f2.8不能說是大光圈(若以今天的DC規格來看應該可算得上是大光圈),但是若以其區段對焦的方式來看,f2.8應該算是安全範圍了,因為稍有攝影觀念的人都知道,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若沒有精確對焦系統,徒有大光圈也是枉然,最終只會拍得一堆脫焦的照片。

總結來說,Olympus Trip 35的各項規格雖稱不上頂級,但以其能夠歷經超過20個年頭的物換星移不改原有的設計及機能,便值得我們為其鼓掌!如果您對底片機完全外行,不懂攝影卻想玩一玩底片機嚐嚐鮮,這部相機絕對是首選。至於以為LOMO=底片機的朋友,湯馬斯認為與其花1,000多元買塑膠鏡片、塑膠機身的LOMO相機,不如多花個幾百塊買Trip 35,因為Trip35也會有不預期的暗角(隧道)效果,況且金屬機身又耐操,質感也非塑膠機可比啊!

現今無論是在台露台雅或是電子灣、日雅虎、日樂天等拍賣市場,都不乏Trip35的蹤影,也因拜其長青之賜,要找一部品相佳機能完整的Trip 35並非難事,只是經過這幾年陸續有幾篇blog介紹,使得原本一台大約不到台幣1,000元的小相機,身價已水漲船高地跨過1,000值逼台幣2,000元!在此湯馬斯建議各位銀塩初心者們,如果有朋友住日本,可以委託他們代標一部寄回來,因為這台小機子在日本的身價「平易近人」到不像話。要不也可以自己上電子灣標一部,基本上含運寄回台灣有都低於台拍上的任何一部。至於在台拍市場上,只要品相佳,低於台幣2,000元都可入手。

文末,要說一下Trip 35的一些小秘密。從1968上市後的20餘年,Olympus在Trip 35身上改過幾次「超級小改款」,不仔細看還真的看不出來。這些小改款中最明顯的就是快門按鍵(如圖),早期的Trip使用電鍍表面處理的金屬材質做為快門按鍵,後期(詳細年份不清楚)或許是為了降低成本便改為黑色塑膠材質了。由於這兩種版本湯馬斯都有,所以除了按鍵材質不同的差異之外,湯馬斯還發現這兩個版本的重量也不一樣,金屬快門按鈕的版本重量稍重於塑膠快門按鍵版。另外,拆開機底面板後也發現內構材質有所不同。至於另一個行家才會發現的,就是鏡頭鍍膜顏色的差異。從鏡面反光呈現出的鍍膜顏色,可以將之概分為紫色及藍色兩種,至於這種差異是否為鍍膜老化所致便不得而知了。另外,flickr上Trip 35群組也有人提到閃燈座的造型和材質也因不同的出廠年份而有差異。

如果您想進一步瞭解Olympus Trip35的實力,flickr上的Trip 35群組有相當多精采的作品可供您參考。另外,湯馬斯的學生Naphele,是Trip 35的終極愛用者,她幾乎把這部小相機的潛力全都挖了出來,尤其是在Trip35上玩正沖負、玩夜拍,沖掃出來的影像總會讓人大感驚喜。
↓以下,請欣賞這部小相機的造型之美。
Trip35-05
↑頗具現代感的計片指針
Trip35-04
↑過片轉輪
Trip35-03
↑前面曾提到的快門按鍵(這部是金屬材質)
↓接著,是湯馬斯用Trip 35拍的拙作
Film: DNP Centuria 100
112
湯馬斯在碧波飛的二樓。
000034
京都鴨川旁小巷。
000017
京都清水寺入口淨手池的龍雕塑。

↓最後幾張是「正沖負」(Film: Agfa Precisa 100):
000013
京都嵐山渡月橋附近的小巷裡,一群達摩的石雕像。

000015
京都嵐山。遠處可見的是渡月橋。

000019
京都嵐山渡月橋旁

感謝觀賞!
(原載於2010/03/30@thomas.exblog.jp)

share



Widget by Hoctro | Jack Book

1 則留言:

naphele 提到...

這是一台超棒的相機,我愛trip35

張貼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