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底片成像所帶來的質感所吸引。大概是因為步入中年,開始會想抓著那個不聽話孩子般的、動不動就從你指縫溜走的時間,以及過往的一些美好事物。其實,喜歡收老東西不是現在才有的習慣,而是從小養成。小學上學時常沿著水溝旁僅容一個腳掌大的溝邊走,一路總會拾獲不少好東西;說是好東西,別人可能正眼都不看,如螺絲釘、齒輪、某個機械拆下的零件等等的,但在湯馬斯心裡卻如至寶,總認為哪天可以用這些小東西組出一個什麼厲害的大東西。隨著年紀大些,約國小5年級以後,便喜歡逛住家附近的回收場。初至回收場,堆積如一座座小山般的廢棄物,色色樣樣琳琅滿目可真是讓湯馬斯開了眼界!看見了喜歡的東西,問了價錢,回收場的主人說:「要就拿去吧~」就這樣,湯馬斯陸陸續續淘了不少寶回家。後來這些東西隨著幾次搬家,無一倖存。
到了這年紀,一旦陷入回憶往往會無法自拔;差點忘了文章主題。
首先要感謝助理Greenlingo,是她讓湯馬斯隔了十幾年再嚐銀塩味。這裡簡單解釋一下,現在提到「銀塩」泛指的就是和底片(香港叫菲林、對岸叫㬵巻)相關的具象事物和抽象感情,如底片相機、底片沖掃、等待底片沖掃後看到成像而感動的「感覺」......等等,這些加總在一起,就是湯馬斯說的「銀塩的況味」。
隨著第一部老RF相機-Olympus 35DC(如圖)的購入,湯馬斯花了一段時間上網爬文,也如同繳學費般,購入了不少部相機,累積了一些心得。由於最近逢人便提「銀塩的況味」,也確實影響了一些人,使校園裡以教資中心為圓心,發出了一股銀塩微熱。這幾天有學生告訴湯馬斯,她們完全搞不清楚入不了銀塩之門,為什麼不寫在這畝雜草叢生的荒地裡,好讓初入門者可以少花點時間和冤枉錢?湯馬斯聽了覺得有裡,所以翻了翻土整好了地,準備重新在這塊荒廢已久的田地裡,撥些種子、種些花花草草植幾株樹,好讓來這裡的朋友可以乘乘涼、蔽蔽蔭,順道聞一聞「銀塩的況味」。
對了,現在回想起來,沿著水溝邊走是有極大風險的,若一不留神踩空,輕則滑落溝內,鞋襪全泡在黑水裡,只得兩腳一黑一白去上課;重則擦傷腳踝,回家還免不了一頓打;這些都是湯馬斯的親身經歷,小朋友不要學!(原載於2009/10/11@thomas.exblog.jp)
sha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