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4

用心用眼拍雙眼(四):M型相機的變遷


Leica M2 ©Wikipedia

藉著M3的上市,Leica奠定了RF相機的盟主地位;這個地位有一部分是靠著高昂的價格所堆砌起來的。為了使M機可以更為普及,同時也希望Barnack型使用者可以轉換到M型來,適度調整M機價格是必須的。於是,M2就在cost down的策略下挾著M3亮麗的銷售實績翩然上市。

拿掉了一些細節的裝飾以及未必人人用得到的自拍器、簡化了測距機構、將自動計片器改為手動歸零(但計片盤尺寸被放大,相當程度地消弭了廉價的感覺),整部M2看起來簡潔俐落。

至於M2適不適合初入Leica的朋友?當然很適合!尤其M2比M3多了一組35mm的框線(但取消了135mm),實用性更高,所以使用35mm小廣角鏡頭就不用外掛取景器了!而且比起其他M機,M2價格稍低,對於預算不高的朋友,M2是非常適合的入門機。若要說M2有何缺點,大概就是那個大大的計片盤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被轉到,還有上完一卷底片記得要手動歸零,因為M2的計片盤是全手動的。

目前台灣的拍賣場上M2比較少見,價格也還算合理,大約是30,000元左右。如果不在意品相的話,20,000元出頭買一部M2的機會是有的。

雖然M3和M2風風光光地為Leica奠定了RF相機第一品牌的地位,但是M3與M2的上片、迴片實在是慢又不方便。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M機的使用者,一直到M4的出現。
Leica M4 ©LeicaWiki
M4改進了在M3和M2上為人詬病的捲片機構,使得上片和迴片變得更方便、實用性更高,但依然沒有內建測光。比起M2,M4多了135mm的框線,但是對於不用135mm長焦鏡頭的人來說,這個框線便顯得多餘。

M4在中古市場上並不常見,原因在於產量較少,僅有6萬部左右,所以價格不算宜人,對於初入Leica的人並不推薦。倒是M4的衍生機型M4-2和M4-P,因為產地在加拿大,所以背負了「血統不純」註定要晦暗一輩子的宿命,因此在中古市場上往往低價直購還不見得有人要!

以實用性來說,M4-2或M4-P都非常適合初學者。網路上不乏道聽塗說什麼加產品質差,其實同為M機的結構,可靠性是一樣的。M4-2和M4-P的差異在於後者多了28mm的框線,但若不常使用這個焦段的鏡頭,那麼稍便宜些的M4-2是不錯的選擇。目前這兩型M機的合理中古價格大約在20,000至30,000元以內,確實是M機裡價格最低的。當然,如果心臟夠強敢在電子灣上和老外搏一下,台幣20,000元以內標到一部也非難事。

M4的推出來自於M機使用者的心聲,但是隨著日系RF相繼在機身內加入測光機構,Leica使用者也一直期待一部有著內建測光的M出現,不過M4並沒有實現這個願望,而是出現在M4的後繼機M5身上。

一直到M5,Leica才勉強在機身內加上測光表,但也因此增加了機身尺寸。而M機特色之一的圓弧機身邊角也改成角弧形,使得整部相機看起來像個鐵便當盒!以我個人觀點來看,實在不太推薦M5給初入門者,因為機身尺寸實在太大了!加上機身內採用一支測光臂舉上舉下的方式來測光,有些M5的測光臂會因為年代久遠而「不舉」~嗯~就是無法在拍攝時「抬起」,所以一定得送修,否則每張照片中間都會有一支測光臂擋著。

其實M5也不是全無優點,否則木村伊兵衛也不會拿它來創作。M5放大的機身好處在於握持性更佳、更不易手晃,這對幾乎不用閃燈僅靠慢速快門來拍照的M機使用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器。此外,M5的觀景窗中所提供的快門訊息也相當實用,可以讓使用者不需離開觀景窗就可得知快門速度和正確曝光值。

所以,如果手掌較大或臂力還算足夠的朋友,也可以低價購入M5當入門第一步。目前台灣網拍上就有一部不到30,000元的M5,雖然品相稍差,但運作正常的話便值得標下來。

share



Widget by Hoctro | Jack B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