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介紹的這部相機,是Konica在1958年上市的Konica IIIA 50mm/f:1.8。Konica在同一機身上,配置了兩種鏡頭規格:50mm/f:1.8和48mm/f:2,上市售價分別為37,000日圓和34,900日圓,這個價位在當時已經算是高價位的機種了,同一年代不可換鏡頭的相機中,Konica IIIA搭配f:1.8鏡頭的機種可以算是價格最高的。
1958年時,台灣的年國民所得平均為163美元、日本則為284美元;1959年台灣官價匯率1美元=40元台幣(賣價40.10),同一時期1美元=360日圓。如果換算一下當時的匯率,1元新台幣大約是等於9日圓,37,000日圓的Konica IIIA售價大約為新台幣4,111元、102.7美元。如果一個台灣民眾想要買Konica IIIA,以1958年的平均所得來看,大概得不吃不喝7.5個月才能買得了;當時行政院公布的最低工資為每月300元,以最低工資的收入想買這部相機,大概要用掉13.7個月的工資啊!
看了以上一堆數字,是不是花轆轆?總之,當時相機價格實非一般人消費得起,所以普遍被視為如同置產般的「重要財」,購買後的相機受到妥善的保護是可想而知的。也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能收藏到不少品相如此好的相機。
Konica IIIA除了價格高這個「特色」之外,最重要是取景系統的大創舉。由於疊影對焦相機是以「取景窗」作為判斷被攝景物的憑藉,因此一部設計得好(高價位)的相機,取景系統也會有一定的水準。Konica在IIIA上不惜成本地使用了整塊的稜鏡加上碩大的1:1等倍取景窗搭配較大的疊影窗與採光窗,使得IIIA的取景視野達到了前所未有,甚至後無來者的明亮與清晰。
湯馬斯用過同樣有近等倍視率的Leica M3和Voigtländer R3M,但是就個人觀點來看,IIIA的視野所見之清晰絕對不輸給前兩者。若說M3+50mm鏡頭有如是攝影者眼睛的延伸,那麼在IIIA的取景窗中看到的正是如此的感覺。簡單地說,一般非等倍視率的取景窗,若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取景,便會出現兩眼所見景物大小不同的視差,但是在IIIA上您可以將兩眼皆打開來取景,因為兩眼所見景物大小是相同的。
看到這裡,Konica IIIA取景窗的優點還沒完喔!除了前面說的又大又明亮之外,IIIA的取景窗還有「真正的」視差補償。何謂視差補償?這是因為疊影對焦機並非如同單眼反射式相機,透過拍攝鏡頭與稜鏡的組合來做為取景與對焦的管道,而是以取景窗和拍攝鏡頭分離的方式來拍攝。由於不是直接從拍攝鏡頭「往外看」,所以疊影對焦機往往會發生鏡頭蓋或什麼有的沒的遮住了鏡頭,但是取景窗卻一點也看不到鏡頭被遮住了(因為兩個是分離的嘛!)這樣的狀況;單眼反射式相機只要沒取下鏡頭蓋,取景窗中就只會看到一片黑。正因拍攝鏡頭(下方)與取景(上方)是分離且有高低差的,所以拍攝遠距離與近距離就會因為前述的高低差產生取景窗與鏡頭夾角的視差(不知道這樣說適不適切),因此,在疊影對焦機盛行的年代,高級機種的取景系統幾乎都會配有視差補償。既然那個年代的高級機種幾乎將視差補償列為標準配備,作為Konica高級機種的IIIA也有,有什麼好提的?因為IIIA有「真正的」視差補償。什麼是「真正的」視差補償?
湯馬斯所謂的「真正的」視差補償,是因為那個時候其他廠家的高級機種上配置的視差補償,僅提供遠距離取景和近距離取景的「位移補償」,亦即將調焦環轉到無限遠(遠距離)時,取景窗中取景框線位於左上方;調焦環若是轉到最近攝影距離,取景框線會隨著鏡頭焦距的改變而往右下角位移(鏡頭與被攝物距離越遠,取景窗與鏡頭夾角越小,反之則越大;夾角越大意味著取景誤差越大。Konica IIIA的取景系統不僅會隨著調焦環的移動跟著位移,而且取景框線竟然還會跟著改變取景框的尺寸,越近越小。這種隨著調焦環一起改變框線尺寸的視差補償,即便後來的各型Leica都沒有,IIIA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標準配備啊!。
IIIA的另一個特色,是將過片和快門上弦設置於鏡組旁。每次擊發快門後,用左手手指頭「按兩下」鏡組旁這個像板機(如圖)的柄,就可以完成過片和上弦繼續按快門拍攝。實際使用起來其實並不算方便,因為這個「板機」的行程不短,用指頭(通常是食指)按起來有點吃力,而且一次要按兩下,少了一下快門鈕就按不下去。比起用大拇指過片的相機,IIIA這種過片方式雖然特別但是未必好用。若是要兼具快速又好用的過片,湯馬斯有另一部使用「底部快速過片機構」的Canon Vt,過片機構確實是既特別又好用。
Konica IIIA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除了光圈快門之外,鏡頭上還有LV(Light Value)值。那個年代鏡頭上有LV值不算特別,但是IIIA所使用的LV值轉環很特別,必須用「按壓」的方式才能旋動改變光圈快門值。您看得懂湯馬斯剛剛說什麼嗎?簡而言之,IIIA的光圈、快門和LV是聯動的,亦即轉動其一,其二就會跟著轉動,加上有第一檔和最末檔光圈快門值的組合受制於機件設計,無法快速達到配置(例如1/500秒的快門+f:1.8的光圈值,要花很大功夫才能組在一起)所以最好先熟悉這種操作方式,否則以目前湯馬斯的經驗,要抓到想要的快門/光圈組合總得轉好幾次。由於轉環的接指部既窄又緊(如圖),湯馬斯已經拍了大約半捲底片,最不能適應的就是這個部分。將快門、光圈(還有LV)聯動在一起的這種機制的相機,湯馬斯用過的有Mamiya的幾部相機,都不會有這種問題,看來湯馬斯還得花一段時間來適應。當然啦!直接看LV值來調整是最快的,但是萬一要稍作加減,Mamiya都可以很快到位,但是IIIA總是不太順手。
最後,要說說這部相機的造型。Konica IIIA的正面由機側、三個取景系統窗構成俐落的垂直線,而且這三窗不像Leica M3施以邊框處理,而是大方地平切,整部相機顯露一股精緻的機械感,尤其是迴片桿更是有這種感覺(如圖)。為了不讓整部相機因剛硬的直線失去手感,Konica以大量的切面來緩和,使整部相機握在手裡沉甸甸的,手感很好。
整體而言,不論是從造型或創新的機能來看,Konica IIIA在那個年代作為Konica當家的旗艦機實至名歸。湯馬斯標下這部相機確實是相當幸運,不僅得標價不高(但運費很貴!),外觀幾乎像新的(除了機頂的識別字母脫漆;這個部分容易補),又附上一個完整(但有傷痕)的硬皮皮套。低價得標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賣家在鏡頭上罩了一個Olympus Pen的鏡頭蓋(雖然這個也很值錢,但其實湯馬斯比較喜歡Konica原來的鋁質金屬鏡頭蓋),沒有將鏡頭露出就拍了上架定裝照,再加上背景看起來像是在回收場的一角,又因為賣家的說明文中說到是「故障機」,想必不少人因此而放棄,讓湯馬斯撿了個便宜。不過,也難怪鏡頭蓋不拿下,因為整部相機最重要的鏡頭,有幾道小刮痕外加一道小深刮痕,這點是讓湯馬斯到目前為止比較在意的,至於這樣的刮痕影像成像有多大,還得等第一捲底片打完沖掃後才可得知了。
以下,就請大家欣賞這部傑作機的其他角度。
第一捲底片打完,請欣賞實拍影像:
Film: Fujicolor Proplus II 100
設計大樓十樓遠眺台南市區。每次試機必拍的景之一。
鹿耳門媽祖宮對面的原鹽工宿舍。
日落前的教學大樓三樓走廊。
夕照下,和緯路底的魚塭。
謝謝觀看。
(原載於2010/04/20@thomas.exblog.jp)
sha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